本报讯(记者岳珊)日前,市政务信息公开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技术交易情况,滨海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73.97亿元,同比增长21.3%,已超过去年全年成交额372亿元,创历史新高。在成交额占比表现上,滨海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市半壁江山,稳居全市第一;在指标完成度表现上,滨海新区前三季度已完成天津市下达年度工作目标的87.38%,五个开发区和区本级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均大幅超额完成了预期工作任务。滨海新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成效和创新模式已形成示范,正在全市各区推广。
今年,新区科技局超前谋划年度工作目标,广泛征求高校、院所和产业界专家意见,联动各开发区认定机构,科学分解任务指标,定期组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调度会,加强对各技术合同认定机构的管理和督导。针对生态城工作体系尚不完善,专业工作人员较少的困难,新区科技局主动帮助联络第三方登记机构与生态城建立帮扶机制,多次组织线上线下宣讲活动,深入华海通信、华慧芯等10余家科技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活动。
此外,新区科技局推动技术合同智能认定“云服务”建设,6月实现智能认定全域覆盖,登记工作实现“云服务”和线下服务“并轨”运行,受到登记单位广泛欢迎,内蒙古、河北、浙江等地科技部门纷纷到天津学习“云服务”经验,洽谈推广合作。
新区科技局紧紧抓住大额技术合同认定单位存量,注重培育新引进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增量,建立“惠企”服务专班,补齐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将“管家式”服务直达“生产车间”。前三季度,新区科技局和各开发区科技部门深入分析全区技术合同登记结构和产业图谱,实地调研中石化四建等60余家存量单位,新发掘500份技术合同,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帮助企业登记;组织召开10次技术合同税收优惠政策说明会,将技术合同登记与年度科技奖励政策宣讲相结合,以天津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为例,通过专班2次上门宣讲和实地帮扶,现场登记总额达到5454万元。今年9月,上述工作成效入选天津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经典案例推选活动,获得近万条群众点赞。